名稱 | 天子門生陣 |
---|---|
類別 | 傳統表演藝術 |
年代 | 荷治明鄭 |
所在區域 | 佳里區 |
級別 | 傳統藝術 |
簡介 | 「天子門生」相傳是明朝的大官鄭元和。有關鄭元和的故事,散見民間各種劇本,最早見於明人徐霖(一說薛近哀)所撰的《繡儒記》,純粹是一個小說人物。故事主要描述落第秀才鄭元和落魄於風雪中,為丐幫弟兄所救,並得李亞仙「以繡襦擁之而歸」,後相愛結為夫婦,且在其鼓勵之下,發憤上進,終考中狀元,位晉三公,死後被皇帝追封為「天子門生」;嗣後,丐幫弟兄便以此自稱,而南部鄉間也由此發展出一種名稱就叫做「天子門生」的「太平歌」陣頭,顯然這是一個「乞食陣頭」。 其實,台灣的乞食陣頭,除了「天子門生」之外,至少還有「才子弄」、「拍手唱」、「七響陣」和「文武郎君」等數種,它們的活動領域,都是在台灣南部,「天子門生」便僅流行在台南縣市一帶,大致是曾文溪兩岸,除了台南市十二佃有一團半職業性質的以外,其餘都在台南縣境,而且都是因應廟會而生的庄頭陣頭。 |
主管機關 | 臺南市政府 |
保存者/單位 | 港墘太平歌團 |
公告日期 | 2015-11-24 |
公告文號 | 府文資處字第1041136635B號 |
公告內容 | 1、演出形式唱奏合一,保有傳統太平歌之曲調風韻,雅俗二元特色兼備,具藝術性。 2、陣中四代同團,傾全村莊之力傳承練習,口唱音準與樂器合奏整齊度高,有整齊陣容與演出水平,展現獨特風格,具有特殊性。 3、本陣為重要民俗西港刈香之重要文陣,本著虔誠信仰之堅持,傳承百餘年,充分表現地方流派特色。 |
相關公文 | |
相關連結 |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traditionalPerformingart/20151124000001 |
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