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聖誕介紹
陸月廿四「關帝爺生」
關聖帝君又稱關公、關帝爺、山西夫子、文衡聖帝,係三國時代人物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160),因各廟宇聖誕日不同,聖誕日廟方定為農曆6月24日。。
由於三國演義中人物形象的建立,體現了忠義的精神,加上許多傳奇故事的推波助瀾,倍受中華文化推崇,橫貫儒釋道三大教派的膜拜,進而產生信仰。又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道教尊稱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儒家奉為五文昌之一或稱山西夫子,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可以說關公信仰歷經時代演變,是傳統社會中跨越最多信仰系統的神明。
廟宇介紹
祀典武廟
主祀文衡聖帝,俗稱大關帝廟,位在赤崁樓之南。創建於明永曆年間,雍正年間被列為祀典官廟,也是府城十字大街各商號會館供奉主祭之廟宇。
清代修葺多次,昭和8年(1933)整修成今廟貌,前後共分三進,從外牆看依序為三川殿、前拜殿、天井、過水廊、拜殿、正殿、後院、後殿三代廳等建築山牆連成一體,氣勢雄偉古樸不華,構件精巧雕飾精細,由前門進入地勢逐漸上抬,中央正殿為最高。後院之右為觀音廳,西為六和廳,整個平面成轆轤把型。民國72年(1983)指定為古蹟,82年(1993)進行古蹟修復,89年(2000)應文資法修法改列為國定古蹟。
工藝與藏品
雲彩花卉抱鼓石
工種 石雕
抱鼓石,又稱石鼓、石球,位於中門的兩側,功用為穩固門柱的構件,上部形狀如鼓,下部有臺座。此對石鼓是清代的石雕工藝品,其特徵是在鼓前雕刻有花鳥或人物,鼓身螺狀圓紋,據說是龍生九子中的「椒圖」,形狀類似螺蚌,而生性好閉,所以常用來裝飾於門前。在圓紋上有雲彩或花卉等吉祥圖紋。
磨石子彩繪書畫
工種 彩繪
磨石子是日治時期發展出的建築工藝,普遍用在地板、地磚或牆面上。工匠先臨摹圖樣,利用鑲嵌的技巧,以不同的石材拼貼後再磨平,磨石子彩繪作為寺廟裝飾並不多見。祀典武廟中有四幅磨石子工藝,書法為羅秀惠的字跡,圖畫則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但皆為一流作品,是難得見到的寺廟裝飾工藝。
螭龍雀替
工種 木作
位於樑柱交接之處的托木又稱「雀替」,具有固定結構的功能,製作上常雕刻成各種奇獸如鰲魚、螭龍的造型為裝飾。此件小木作螭龍採透雕工法,造型工整生動、線條流利、層次有致,表現出建築構件的裝飾美感,是清代整建廟時請唐山師傅來臺工作雕刻的作品。
雙龍搶珠
工種 剪黏
祀典武廟三川殿屋脊上的大型剪黏「雙龍搶珠」出自剪黏名匠葉進祿(1931-2016),其作品以「精工細作,動態生動」見長。此作可見青龍張牙舞爪、造型生動,眼神靈活有神,氣勢昂揚,龍身鱗片、鬚髮等細部處理相當細膩,呈現精巧細緻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