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至頁首

:::

成功大學紀念校門登錄為歷史建築

「臺南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於2月22日召開本(110)年度第1次會議,決議將成功大學紀念校門登錄為歷史建築。

位於大學路上與勝利路交叉路口處的成大紀念校門,為市民熟知之建物,係1956年該校為慶祝由工學院升格改制為大學所設,由已故成大建築系教授賀陳詞設計。從今觀之,此建物標示著該校取得光復校區土地前的校園範圍西側邊界(今勝利路)位置,在校園發展與城市變遷的互動過程中具有其歷史意義;整體設計並融合中國傳統語彙與西方現代建築美學特色,經審議會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紀念校門門洞類似西方凱旋門意象,底部以須彌座為其基座,基座上方高度及寬度比例為1:1.61,即所謂「黃金比例」;頂部則以如意形狀的雲朵紋裝飾,四周總數合計210朵,象徵大學自由學風。校門門楣上一側書寫校名,另一側則提上「窮理致知」的校訓,藉以勉勵全校師生。此校門也是歷屆成大畢業冊經常出現的拍照地標,是許多畢業校友共同的記憶。

另本市議員提案將現保存於柳科典藏中心的國父銅像設置於本市具「文化景觀」法定身分之臺南公園,為謹慎評估銅像設置對該文化景觀之影響,本案經審議會委員現場勘查並充分討論後,於本次審議會決議在符合臺南公園保存管理原則的前提下,同意將國父銅像設置於臺南公園內兒童科學館旁之平台空間。

此外,位於仁德的「林氏古厝」為三合院格局之閩式住宅,經部分土地所有權人提報審議,除建物年代久遠外,因建物形制及裝飾工藝屬地區常見,未能突顯其稀少性,不具備符合「歷史建築」之登錄基準條件,經審議會決議不指定、不登錄文化資產。

本次審議會並討論到臺南考古中心於赤嵌樓前展開之試掘計畫成果,確認其與先前「赤崁文化園區」原停車場所發現之建築遺構之間,存在連續性關係,皆屬過去常民依「赤嵌樓」及「臺灣縣署」兩大核心建築所營造的空間遺留,出土成果之串聯足以豐富府城核心地區的常民生活歷史。因此本次審議會做成決議:本區域依「赤崁文化園區」原停車場所發現之建築遺構之文化資產評估標準,歸類為B與C類,保留未來展示呈現之可能性。考量雨季將至,為避免重要遺構遭雨水沖刷破壞,及兼顧遊客安全考量,審議會亦同意本區進行妥善回填保護。

為彰顯湯德章律師在臺灣歷史之重要性,1998年原市府將民生綠園改名為「湯德章紀念公園」,並設立半身像,2014年將湯德章律師就義日訂為「正義與勇氣紀念日」,2015年並將湯德章故居掛牌為「名人故居」。去(2020)年4月文化局接獲民眾通報故居產權易主,且拆除改建在即,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爰提報「湯德章故居」為文化資產,文資處也緊急展開文資審議程序,並張貼「暫定古蹟」告示,以防建物於審議過程中遭拆除破壞。文化局亦同步主動與新屋主聯繫溝通,經持續不斷協商遊說,新屋主願配合文資審議進度,保留故居現況,更同意接受協會發起募資收購,在黃市長號召支持下,集結全國民眾力量募得收購資金,去年底終完成故居所有權移轉登記。

去年審議湯德章故居時,審議會即決議要求應再進行故居相關歷史及建築工藝調查後再送審查,經文資處委託專家學者針對建物及相關歷史資料進行爬梳與分析後,送交本次會議審議。湯德章故居為一棟二層樓之現代建築,整體格局包含辦公空間及生活起居空間,其中起居空間配置類似近代日式住宅的格局。本次調查發現該建物已歷經大幅度增改建,且未見特殊之建築技術與裝飾手法,不具呈現古蹟或歷史建築各項登錄基準之建築特色,經審議會表決結果未達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指定古蹟或登錄歷史建築。

雖然如此,本案建物曾為湯德章律師生前居住空間以及執行律師業務之事務所,其堅守人權保障之精神迄今仍為人所稱頌,其生前住所理當具有相當紀念價值。然依《文資法》規定,要被登錄為「紀念建築」,須先具備符合「歷史建築」之登錄基準條件,並在此前提下,建築又屬與歷史、文化、藝術等具有重要貢獻的人物相關者,方得登錄為紀念建築;本案建物經審議會審議結果,未達歷史建築之登錄基準,因此無法因這棟建物是湯德章故居,是與對歷史具有重要貢獻的人物相關,而被登錄為文化資產中的「紀念建築」。

文資處表示,湯德章故居雖未獲登錄為紀念建築,但仍屬本市名人故居,該棟建築仍可依其保存再利用之目標持續使用及管理維護,且現已由民間團體展開再利用計畫,將湯德章故居規劃為紀念館供民眾參觀,憑弔歷史及人物。故居於產權易主後,歷經民間團體提報、審議會審議,並集結眾人之力,將本棟深具歷史意義的建築保留下來,雖審議結果最終未賦予文資身分,然而透過公私部門共同協力,湯德章故居的成功保存,早已為臺灣文史搶救,再添一頁動人篇章。

成功大學紀念校門(西側)
成功大學紀念校門(東側)
國父銅像未來設置於兒童科學館旁的平台
國父銅像未來設置於兒童科學館旁的平台
湯德章故居一樓
湯德章故居一樓空間
湯德章故居二樓空間
湯德章故居辦公空間大門
赤崁樓前考古試掘成果現勘
最後修改日期 2021/3/4 下午 04:38:49
延伸閱讀
:::
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