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至頁首

:::

教會百年匾額與楹聯 見證基督信仰臺灣在地化之路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共同補助,並由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執行的「113-114 年度臺南市基督宗教文物普查建檔計畫(第一期)」,針對 1945 年以前設立於臺南的四間教會機構進行系統性的文物普查與建檔,共清查出 448 件珍貴文物。其中,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保存的多件匾額與楹聯,是本次最具象徵性且引人注目的重要發現。
普查團隊此次記錄的匾額包含「宇宙主宰」、「大啟恩門」、「至尊無對」、「基督聖教」,以及兩對分別由嘉義城及阿里港教會於 1902 年贈送「恭賀太平境堂會落成楹聯」。這些作品承襲臺灣廟宇與宗祠常見的文化形式,同時融入基督信仰的核心語彙,展現外來宗教如何透過熟悉的文化載體實現在地化,使信仰更貼近社群生活、也更容易被理解與接受。它們不僅是宗教物件,更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證據,透過書法、雕作與語言的交織,呈現西方宗教理念與東方藝術傳統交匯出的獨特文化景象。
此外,這批匾額與楹聯也體現地方社群互動的脈絡。許多作品由各地教會或信徒贈送,象徵宗教間的祝賀與支持,更反映地方社會與教會共同成長的歷程。若細細觀察,這些作品可視為一種「舊形式 × 新內涵」的文化創新,讓原本用於頌揚家族精神或廟宇信仰的匾聯形式,在教會脈絡中轉而承載如「飢渴慕耶穌」、「虔恭尊上帝」等新語彙,展現傳統框架被賦予新的宗教意義。
目前,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已將這批匾額與楹聯妥善收藏於文物室。透過本次普查,它們得以重新被看見並完成完整建檔,也再次證明基督信仰在一世紀前便已透過貼近在地文化的方式,與臺南社會展開深刻互動。
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表示,這些文物不僅屬於教會,更是臺南乃至臺灣社會的共同文化記憶。文化局局長黃雅玲指出,本次普查中多件匾額與楹聯均被列為建議「列冊追蹤」文物,顯示其高度的文化資產潛力與價值。未來,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將持續推動其朝具法定身分的文化資產邁進,讓這些珍貴作品獲得更完善的保存與延續。
透過本次普查成果,我們得以更清晰地看見基督信仰在臺灣落地生根的軌跡,也再度見證多元文化交會下所展現的豐富面貌。這些百年匾額與楹聯不僅是歷史的延續,更是一座跨越宗教、文化與時代的橋樑,為臺灣的歷史敘事留下深刻而獨特的印記。

*
宇宙主宰匾額
*
大啟恩門匾額
*
至尊無對匾額
*
基督聖教匾額
*
嘉義城等教會恭賀太平境堂會落成楹聯
*
阿里港等教會恭賀太平境堂會落成楹聯
*
自刊物擷取有懸掛匾額的教會老照片(匾額由左至右分別為「至尊無對」、「基督聖教」與「宇宙主宰」)
最後修改日期 2025/11/3 下午 03:19:55
延伸閱讀
:::
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