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成功大學與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共同合作「走向西拉雅」原住民考古暨培力行動,112年下半年起,結合成大高教深耕112年全校型「臺灣學」西拉雅族原住民考古學實踐計畫,於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共同開設「考古與設計」課程,實踐促進西拉雅族人認同的身分考古學,以西拉雅族祖先文化遺產的考古出土文物為藍本,集合跨領域專業,復刻西拉雅族傳統文化的飾品配件。歷經半年密集討論與實作課程,在(今)年1月4日舉辦「西拉雅族傳統物質文化遺產復刻設計發表會」,向公眾呈現復刻設計共作的成果,以復返傳統來回應西拉雅族當代法定原住民身分的訴求,實踐西拉雅族認同與文化復振!
「走向西拉雅」行動,由成大文學院考古所與規劃設計學院工設系共同合作,以西拉雅族傳統物質文化作為「考古與設計」課程主軸,設定以西拉雅族諮商同意與共作參與為原則,復刻西拉雅族傳統物質文化,嘗試共同設計出讓西拉雅族人能夠感到認同的服飾配件。經過西拉雅族跨地部落聯盟會議諮商同意和參與本次文物復刻行動,成大與臺南文資處攜手西拉雅族青年、考古所、工設系學生共創共作,以西拉雅族祖居舊社考古發掘出土的青銅鈴鐺、玻璃珠、魚骨珠、貝印紋飾陶罐、陶環等文化遺產為基礎,融入傳統祖靈信仰「向」概念與十字繡工藝等西拉雅傳統文化元素進行發想與設計。經過整學期不斷的集體討論與琢磨,最終成品以陶器、金工、織品、玻璃四種材質呈現西拉雅族傳統服飾文化,每一種材質皆有復刻品與創新品互為搭配。
復刻品是實踐西拉雅族的傳統物質文化復振,彰顯西拉雅族的族群識別與傳統文化連續性;創新品則是將傳統文物融入當代工藝與設計,用創新的物件回應西拉雅族當代文化創新。像是金工組的設計,復刻品是以考古出土的青銅鈴鐺為藍本,復刻過去綴於在西拉雅族人服飾上的鈴鐺,而創新品則是使用銅取代現代較難取得的鹿角,再刻劃上考古文物鹿角刀柄上的紋樣,設計出當代西拉雅族人能夠於祭儀時配帶的銅製禮刀。玻璃組則是採用西拉雅族過去較為常用的素雅多色系玻璃珠,復刻西拉雅族傳統的玻璃珠項鍊,而創新品以玻璃珠取代植物果實,將玻璃燒製成「薏苡」的模樣,並加入更多大膽的配色,設計出玻璃珠手鍊。
對於本次文物復刻設計,參與設計的青年學子表示,在設計的過程中走進博物館、部落,進行田野調查,與族人諮商與討論,讓設計蘊含更豐富的西拉雅族文化與社會實踐意義,第一次覺得設計不只僅為自己而做,更是作為文化載體的西拉雅族人而存在。參與共作的西拉雅族青年表示,透過將具體的服飾穿回身上,讓大眾體認到西拉雅族的主體,促進在西拉雅族正名與法定原住民身分,是建立族群內部認同上很好的助力,因此這次的復刻設計對族人來說意義重大。
成功大學陳玉女副校長與臺南市文化局謝仕淵局長,均在發表會上親手燒製玻璃珠,用火焰將藍色矽料慢慢燒熔,拉製成玻璃珠並串成手環佩戴,以實際的行動展現成大與臺南市府對西拉雅族文化復振的支持。陳玉女副校長與謝仕淵局長共同表示,本次由成大與文資處的跨單位與跨領域合作,復刻出西拉雅族傳統飾品,再配搭上西拉雅族人最新縫繡出爐的族服背心,讓西拉雅族人可以將自我身份認同穿起來,把西拉雅族的自我文化樣貌具體地再現,用復返傳統的方式來回應西拉雅族人當代訴求,向社會宣告,「原」來西拉雅人的身分樣貌一直都在!
2024/1/4 下午 05:46:05
437
文化局謝仕淵局長體驗玻璃珠燒製,工設系同學一旁解說,以實際行動支持西拉雅族傳統文化復振。
西拉雅族青年段堯方分享協助族人與學生溝通的過程,表示文物復刻有助於凝聚族人的向心力。
工設系學生辛宇凡分享透過復刻十字繡織品,體會西拉雅族人一針一線繡下重要事物的心情。
工設系王薇淳表示復刻不代表守舊,而是要透過復刻的過程了解西拉雅族傳統文化,才能做出最契合族人的創新。
工設系學生黃致綺與建築系學生劉奎紋分享金工與玻璃珠復刻歷程,對於西拉雅族人能夠刻精密劃紋的技藝感到不可思議。
復返傳統,回應當代,西拉族人、成大工設系及與會貴賓共同見證西拉族傳統文化復振再向前邁進。
西拉雅族人戴上工設系學生復刻的玻璃珠項鍊與創新的玻璃珠手鍊,將西拉雅族服與飾品一件一件穿回來。
使用銅取代現代較難取得的鹿角,設計出當代西拉雅族人能夠於祭儀時配帶的銅製禮刀。
以玻璃珠取代植物果實,將玻璃燒製成「薏苡」的模樣,並加入更多大膽的配色,設計出的玻璃珠手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