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繡黼」保存者嚴訓祥藝師

嚴訓祥藝師
嚴訓祥藝師(1934~2019),出生於福州林森縣楊厝前,家族以經營繡莊為業,9歲以後隨父親嚴依福到臺灣,跟從父親學習繡黼技藝,終身投注工作,是臺南繡莊界輩分最高藝師,2015 年經臺南市政府公告登錄為繡黼保存者。
嚴訓祥年紀很輕就接手百福繡莊,嫻熟福州派宗教繡品技藝,大受歡迎;1960年代初期,百福繡莊改名誠福繡莊,開業授徒,培育許多繡黼人才,後來開枝散葉,許多繡黼藝師都是出自他的門下,成就了臺南繡黼業欣欣向榮。
嚴訓祥手藝強,自己會繪製繡稿,為精益求精,他延請著名畫師陳玉峰、潘麗水等彩繪藝師來打稿、繪圖,還重金禮聘書法大師朱玖瑩,為他揮毫,撰寫繡黼字體。透過彩繪藝師的設計圖稿、名家墨筆的加持,再加上嚴訓祥本身純熟的繡黼技法與配色,造就繡品的圖案、用色與作工,讓他的作品格外獨特、精緻。
他把福州傳統繡黼技藝與臺灣在地文化兩相結合,而逐漸發展出個人的風格與特色,福州派的技法就是金蒼高繡的立體派,但是凸出的幅度較小,是「小立體」的手法。嚴訓祥為了增強繡品人物形象與動物體態的靈動感,將原本所學的技法改良為「大立體」的高繡形式,善用鋪棉的技法強化立體感。他也仿就劇的開臉樣式,參考京戲的臉譜,再依據人物角色揣摩神情,因而他所製作的偶臉,表情更顯得細緻生動,而且栩栩如生。
嚴訓祥藝師終身投注於繡黼,晚年也做傳承工作,參加文化局舉辦的研習營;他的大兒子嚴東誠接手誠福繡莊,二兒子嚴東文自力經營誠福鑫繡莊,繡黼工作後繼有人。

嚴訓祥藝師作品

嚴訓祥藝師作品(神興宮中桌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