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至頁首

:::

「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拍面宋江陣」登錄市定無形文化資產 百年陣頭傳承再現保東榮光

新化區頂山仔腳於清代屬保大東里轄域,當地早年因治安考量形成聯庄組織,與鄰近關廟區的埤仔頭、下山仔腳等三庄共組36人拍面宋江陣,地方合稱為「保東三陣」。其中「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拍面宋江陣」於113年11月經文化資產審議通過,並於12月正式公告登錄為臺南市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市長黃偉哲特別於今年該宮舉辦天上聖母聖誕平安宴(4月20日)期間,親臨頒發文化資產登錄證書,以表彰廟方對拍面宋江陣長年傳承與推廣的努力與貢獻。

市長黃偉哲表示,此次授證不僅是頂山仔腳社區的榮耀象徵,更呈現南關線地區拍面宋江陣深厚的歷史文化脈絡,也凸顯本區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的獨特性與豐富性。「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拍面宋江陣」最遲於光緒18年(1892)即已創立,至明治37年(1904)廟宇重建並改名為「朝天宮」後,即參與建醮與遶境等重要儀式。儘管頂山仔腳僅百餘戶,出陣機會與頻率不多,但因陣中成員多為當地居民,往往三代同陣,世代傳承不輟。庄內耆老以一對一的方式傳授陣法、兵器技藝、槓對、臉譜繪製與服飾著裝等,加上完整影音紀錄保存,使該陣展現極高的文化持續性與地方認同。

此陣歷史悠久,保存眾多珍貴傳統。首先是陣頭編制與儀式,例如18對兵器、綁腿(縛脚絆)、草鞋著裝,三位女性角色(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則由男性扮演。出陣時成員配戴八卦符保身,兵器上貼符、淨符水與過爐等儀式一應俱全。其次為陣式的傳承,除「踏斗底」(開四門)與「日月陣」(拍排套)外,更保有羅經陣、八卦陣、鴟鴞陣、龍吐珠、四行陣、十字陣、東西陣、八城鎮、連環陣、小西湖等十套完整陣式,另有經典表演段落如「時遷對打」等。服裝方面,仍維持頭綁紅巾、拍面、黃腳巾、紅褲、草鞋等傳統裝束。此外,該陣亦保存諸多珍貴文物,如昭和年間由首任館東長郭萬物所繪製的陣法圖手稿,極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表示,頂山仔腳雖非人口稠密地區,卻展現出強烈的社區凝聚力與文化自信。在廟方與地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該陣成功登錄為市定無形文化資產,充分體現新化區豐厚的文化底蘊,實至名歸。此類民俗活動不僅是地方信仰與傳統技藝的展現,更蘊含族群認同、社會連結與歷史記憶的多重意涵。透過制度性的文化資產登錄與保存推動,可望讓這項深具地方特色與歷史價值的民俗文化得以世代流傳、永續發展。

相關附件
  • 市長黃偉哲與廟方、宋江陣等相關人員合照jpg檔下載
最後修改日期 2025/4/21 上午 09:06:54
延伸閱讀
:::
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