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至頁首

:::

<聞芝@文資>29-探索世界記憶的脈動

記憶藏在細節裡

你是否也曾經在阿公阿嬤的抽屜裡,看過帳簿、手抄電話本,或是自己遠行在外,與家人往來的書信,從裡頭的字跡,長輩的叮囑與關心彷彿言猶在耳;而當這些屬於每個人的「獨家」記憶,與眾人的記憶匯流後,就成為一個時代的歷史河流。
臺南為臺灣歷史開展的重要發源地,也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南部傳教的重要據點,透過教會的發展歷史,以及世界記憶的計畫推展,將臺南的歷史脈絡與世界史連結,讓世界也能透過歷史研究認識臺南深刻的文化底蘊。本期的<聞芝@文資>將帶領大家從這些獲選「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中的文獻文物與歷史痕跡裡,找出時代的共同記憶。

自古以來,人類保存「記憶」的方式包羅萬象,從岩洞壁畫、獸皮、碑碣、圖書,乃至膠捲、光碟與數位資料等,面對時間與環境之演變,這些不同材質的文獻資料往往面臨了維護與管理上的問題,加上戰爭、社會動亂或政治因素等,使得世界許多珍貴文獻與影像紀錄遭到掠奪與破壞。

為了提高對於文獻遺產的保護意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92年倡議發起世界記憶計畫(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me),著重在記錄人類社會思想、發現及成就等演變的載體,能安然存續並見證集體記憶的歷史存在,鼓勵國家、政府、社區和個人等不同層面,對於相關紀錄遺產的重視、保護和推廣運用。

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自1982年制定至今,30多年來不斷透過修法,反映了隨著時代推進而變動的社會價值,也顯示文化資產保存的多樣性。對於「物件」的保存,「世界記憶」提供文資法法規框架(如「古物」的登錄與維護)之外的另一條指引,一種相對彈性、涵蓋層面更加廣泛的方式。透過「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徵選計畫,蒐集、保存臺灣特有的歷史記憶,例如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所提報的匾額、紙質、織品等文物收藏,或是東海大學提報早期校園校舍相關檔案等等。

圖為台灣教會公報1952年第759號頭版,是首期採用畫家藍蔭鼎所繪之插畫作為頭版頭, 插畫描繪教會做禮拜之景象,圖中以西式教堂與閩式建築為背景,表彰出教會來臺宣教的 同時,亦能兼容當地文化的精神。

打卡,是因為與神有約:巴克禮牧師獻身文

拍照!打卡!上傳!是現今人們利用社群媒體分享生活的方式,但是早在網路未發明的19世紀,巴克禮牧師也使用「打卡」的概念延續他與上帝的誓約。

1865年,16歲的巴克禮決心就讀神學,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上帝,成為傳道者,同時寫下「獻身文」以明心志,並隨身攜帶。往後每年生日當天,在獻身文上面簽名並記下年齡與當時所在的地點,直至1934年,整整70年不間斷。透過獻身文的「打卡」,我們可從中了解巴克禮牧師的人生歷程與佈道路線,例如1875年首次登陸在臺灣打狗(Takao,現今高雄),隔年來到臺灣府(Taiwanfou,現今臺南)展開傳教活動;1884年因清法戰爭至廈門(Amoy)避難,以及數次返鄉的紀錄。

巴克禮牧師生前未曾透露獻身文的存在給其他人知道,直到台南神學院整理其遺物時才發現,歷經輾轉聯繫,最終獲得其侄曾孫威廉(W illiam Barclay Martin)同意,將獻身文手稿饋贈予台南神學院永久保存。

巴克禮牧師(Thomas Barclay)手書獻身文(台南神學院提供)

教會也用農民曆:1878年禮拜單

1878年,長老教會為了吸引更多臺灣人信教,別出心裁地創作了一份功能性宣傳單「拜耶穌禮拜單」,除了記載著教義,更有全年做禮拜的日期與「就醫指南」,提供了教會在臺興辦的醫館及禮拜堂的資訊,醫館對於求醫者來者不拒,可見教會在宣教過程中,試圖融入民間社會所做的努力,這些努力也都相當貼近當時臺灣人的日常生活。禮拜單中間的空白位置寫著「醫生回洋,議暫停息」字眼,經檢索賴永祥長老史料庫網站「教會史話No.212」,原來該名醫生為德馬太(Dr. Matthew Dickson),是英國長老教會駐臺第2位醫療宣教師,1871年抵臺後,派駐府城醫館,協助馬雅各醫生。他醫術高明,頗受好評,在醫館盡職外,也時常協助教會,並到各地巡視及診療,其足跡遍及南北教區各地。德馬太醫生於1878年1月離職返英,位於府城的醫館在1879年1月安彼得醫生(Dr. Peter Anderson)抵臺後才重開。

禮拜單採用農業社會慣以使用的農民曆,再配合24節氣,來呈現做禮拜的時間,你可以用萬年曆驗證一下禮拜單所記載的日期是否都是星期日?(台南神學院提供)

鐵達尼號登陸臺灣!?台灣府城教會報

1885年巴克禮牧師創立「聚珍堂」,以臺灣第一部活字版印刷機出版第一份《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為了讓公報便於推廣,使用易懂易學的「白話字」編輯,使男女老幼皆能閱讀福音、獲取新知,直到1969年國民政府推行國語政策後,公報才改以中文編輯出刊。

公報的內容除了報導在地教會新聞,同時刊登英國教會訊息與國際要聞,例如1912年震驚全世界的「鐵達尼號」沈船事件,公報即以「Kong-phòa Tōa-chûn」(白話字,譯為「打破大船」)為標題,將鐵達尼號沉沒事件報導給臺灣民眾,儼然是臺灣最早的國際新聞報紙,為這片土地打開國際視野。

大數據時代的無價之寶: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賴永祥長老(1922年—)出生於臺南市後壁區,為國內知名圖書館學與歷史學者,身為虔誠的基督徒,賴長老長期蒐集教會與民間的刊物、信函、洗禮簿、家譜、回憶錄等文獻史料,加上其圖書管理專業背景,能細緻地將這些檔案分類、編目與整理,撰寫成一篇篇故事,讓臺灣的歷史文化、社會風俗、政治經濟等發展層面,有了新的研究與詮釋。自1988年起,賴長老開始在教會公報連載「教會史話」專欄,到2004年一共連載674則,共計5輯的史話專書。

賴長老透過自我學習電腦與網路的操作,2007年在林皙陽牧師娘李秀卿女士的協助下,成立了「賴永祥長老史料庫」,將所蒐集的文獻資料以及他所編寫的「教會史話」等資料,逐字逐句數位化,並免費開放給民眾查詢瀏覽,至今不曾間斷。他曾說整理史料與成立資料庫是出自於個人興趣,並希望能拋磚引玉,引起更多人對文獻保存的重視。

目前資料庫除了賴長老,另有一群熱心的教友,也秉持對於信仰的熱忱與使命感的奉獻精神,將手邊的史料文獻與研究成果傳至資料庫,將傳道的精神實踐於數位科技上,讓屬於臺灣的共同記憶能突破距離與國界,躍然於大眾眼前。

賴永祥長老(出自2019年2月13日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賴長老蒐整之史料檔案實體文件

是開始也是責任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生活中有哪些記憶值得珍藏?整個社會的歷史與當代記憶又如何被保存?又該如何開始著手整理?這些都牽涉到博物館學與公共歷史學等不同層面。

臺南入選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的文物亦屬於私人所典藏。近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南神學院及台灣教會公報社等積極參與「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的徵選外,另外透過政府與學界的協助,針對教會轄下的總會、各中會及地方教會,將自己所藏的寶藏」,例如:議事錄、洗禮簿、手稿、圖書等文物進行普查計畫以及整理,開始培養教會內部從事文物普查與保存維護的人員,是開啟保存記憶的一大步。

記憶的累積如同一個大數據資料庫,或許從單一個資訊中看不到任何端倪,倘若資料量夠龐大,形成「大數據」,就能夠看出某個領域的外在環境或內在結構的變化,但若是未經整理,也往往令人迷失在資料堆裡,如同走入一座森林裡,見樹而不見林。因此,系統化的整理文獻史料就更顯重要,無論是透過博物館學式的普查登錄,或者像賴永祥教授以圖書館學的角度,將文獻整理分類後進行數位化,並對文獻文物的闡述解釋,皆能提昇我們對於文獻的掌握,有助於了解歷史的面貌,更拉近我們與這塊土地記憶的距離。

巴克禮牧師於1935年逝世,送葬路線從巴克禮牧師的宿舍(位於台南神學院圖書館附近,今已拆除)出發,先抵達公園路上太平境教會舉行追思禮拜後,再出發前往現今開元路三一教會附近的基督教公墓區下葬,之後才又遷葬至南山公墓。
早期幻燈片(長榮中學提供)
台南神學院地契與契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提供)
相關附件
最後修改日期 2020/9/9 下午 04:32:02
延伸閱讀
:::
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