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至頁首

:::

臺南夜間光環境改造,串聯歷史與現代交織的文化之美

BY GUANG TechnoDesign

當白日的喧囂逐漸褪去,太陽西沉,夜幕悄然降臨。臺南這座城市,如同一幅靜謐畫作,被溫暖的燈火點亮。熟悉的日常景象在夜晚披上了黑紗,燈光勾勒出建築更清晰的輪廓與風貌。這些光影不僅提供照明和引導,更塑造了舒適、安心的氛圍,讓府城的夜晚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魅力。

*
以暈染的手法呈現牆面的歷史感及木質色調,光影堆疊日式洋風建築的層次及溫馨。(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攝影:泰墨創藝影像)

臺南市空間結構的顯著轉變始於日治時期市區改正的實施,將原有傳統的城鎮蛻變為一西方型態的現代化城市。原大正公園周邊以其濃厚的日治歷史文化底蘊著稱,沿著南門路錯落的古蹟群宛如建築博物館藏般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文史資料庫。在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臺南400城市光環境改造計畫」的推動下,古都的光影夜景漸次煥然一新。透過照明的設計與點亮,湯德章紀念公園圓環周邊向外延伸發散光芒,「原臺南州會」、「原臺南合同廳舍」相望點燈,彼此透過DMX燈光編程隨城市律動進行對話演出,讓建築在動與靜之間優雅漫步,鄰接臺灣文學館光環境串起臺南市美術館、孔廟,加上「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在夜間新塑的景觀休憩氛圍,讓喜歡在大街小巷尋幽攬勝的民眾,覺得臺南散發的美麗風情不只在日間,也將延續到晚上,讓府城更添魅力!

*
原臺南州會融合了西洋古典對稱構圖與日式當代建築風格,透過燈光編程演出,在動靜之間優雅呈現。(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攝影:泰墨創藝影像)
*
原臺南合同廳舍以光涵構,表現高塔垂直與廳舍水平融合的現代感簡潔建築特色。(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攝影:泰墨創藝影像)

1930年代為西方現代建築流行之際,其簡潔流利的建築特色,有別於西方傳統式樣而無太多矯情的裝飾語彙,日人適時地將其引入台灣,許多同時期的建築均採用此樣式設計,為呈現臺南州廳舍會議室與合同廳舍於當時代建築重要的現代樣式,原臺南州會利用建築結構隱蔽、整合燈具,暈染溝面磚使立面光效意象連續,表現日治和洋折衷建築語彙之美,強化迎賓感並透過連通道佈光來呼應相鄰的臺灣文學館。景觀燈具經調光調焦並增加防眩配件抑制炫光,烘托整體光環境及視覺層次,適度點亮序列性的建築輪廓,提供的沿街散步的安心感;對街原合同廳舍新設燈具透過小型化、高塔垂直與廳舍水平造型融合等方向,以光涵構表現建築歷史輪廓、牛眼窗等特色語彙。橫向重點佈光建立消防局、服務中心、史料館各區服務動線引導,同時點亮民生路騎樓建築遺構,訴說建物歷史人文。

*
光暈襯托消防建築的歷史風貌,呼應另一側民生路騎樓遺構,描述著空間於時代的推移。(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攝影:泰墨創藝影像)

嶄新迎光的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位於府前路與南門路交界,北面銜接孔廟為本區歷史空間軸線的重要節點。日式洋風建築窗格裡透出的暖黃光線、詮釋著古都的溫度,結合以暈染的手法呈現混泥土外牆的歷史感及木質色調,燈具以訂製的燈盒隱藏收納或與建築體的細部結合,樹間光影灑落讓整體畫面被描繪的更加詩意。透過屋簷角落暈光呼應建物形式及材質之溫潤基調,通道泛光燈具配合步道有律動的配置,序列地點亮建築簷廊,讓駐足休憩的庭院有光。

*
廊道與庭院沐光而生,在和式建築「間MA」的紋理中生成一種親近感受。(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攝影:泰墨創藝影像)

這是一段寫意及充滿人文情懷的廊道,原臺南州會、臺南合同廳舍與御大典紀念塔皆為日治時期重要之官署建築群,從圓環起始,向南沿著友愛街銜接武德殿及日本神社舊址,駐足於愛國婦人會館回望,讓光影敘事歷史與當代,訴說磚瓦中的故事,進行一場穿越時光的夜間的漫步。

本計畫由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偕同中央編列預算執行,委由光拓彩通照明設計進行PCM專案管理,與統包團隊富益昌智能整合、原長照明及沁弦築影照明設計的通力合作下,經過訪談調研與關係人參與溝通,讓光在古蹟形體中既具象也抽象地引領著觀者的情緒——具象的感受表現在視覺的舒適及美感的呈現,抽象的部分則是那份心靈層次對文化的理解。點亮了實體的輪廓,也使其精神性發光。古蹟在燈光的照耀下重現光芒,光影中的臺南,是栩栩如生的歷史場景再現,一種場域型式與機能的再賦予。

*
光在材質肌理的表現、演繹了和洋折衷建築之美,適度點亮的序列性輪廓,提供沿街散步的安心感。(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攝影:泰墨創藝影像)

夜晚的臺南不僅是歷史的縮影,更是現代生活的舞台。居民悠適散步其間,觀光客能在夜晚探索景點,運動者則能享受涼爽的夜間時光,攝影師與畫家和播客可以記錄美麗的夜間風景。夜間的光環境為民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蘊藏豐富的文化體驗,享受一下深夜食堂與特色咖啡酒館、古蹟導覽、藝術表演、音樂會、講座、工作坊與市集,無不彰顯這座城市的活力。光影之美不僅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更帶動了當地經濟商機,吸引更多人來到臺南體驗獨特的夜間魅力。

*
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優化的光環境,更帶動了當地經濟商機,吸引更多人來到臺南體驗獨特的夜間魅力。(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攝影:泰墨創藝影像)

透過傳達臺南這個城市對光的理解:「不使用過度的光」,呈現從視覺到感覺、眼裡到心裡,讓人愉悅、舒適的歷史場景再現。讓更多人願意來感受、讓古蹟的歷史文化繼續傳承。除本次完工的原臺南州會、原臺南合同廳舍、原臺南愛國婦人會館三區外,接續祀典武廟、大天后宮(寧靖王府邸)、臺南孔子廟與臺灣府城城垣(南門段殘蹟)等4處國定古蹟,及開基武廟原正殿、開基靈祐宮、廣安宮、台南興濟宮及大觀音亭等直轄市定古蹟,亦將針對文化資產建築本體與周邊空間進行照明改造;臺南這座古都,正以燈光為筆,書寫著屬於夜晚的動人篇章。

*
文資處於6月24日晚間辦理古蹟光環境優化說明會,分享階段成果並進行討論交流。(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攝影:泰墨創藝影像)
最後修改日期 2025/7/16 下午 03:23:03
延伸閱讀
:::
至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