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圖片、攝影:陳怡揚)
引言:
臺南因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廟宇密集度,被譽為眾神之都,大大小小的廟會活動也成為每週末必見場景。
「民俗」在文化資產中佔有極為重要的角色,在這些「鬧熱」現場,除了廟方、信眾,也常見記者與攝影師穿梭其中,為活動留下精采的紀錄。
還有一種記錄方式,是像小火慢燉、漸漸醞釀而成的,例如將民俗中的元素轉化為藝術素材進行文化轉譯。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於2023年出版《安平迎媽祖上香山》,邀請民俗插畫設計師陳怡揚繪製封面,並以「航空母艦」做為封面主要設計概念。本期《聞芝@文資》特別邀請怡揚撰文分享走入民俗現場的所見所聞,以及將信仰「畫」為具像的創作歷程,和大家一起體會民俗文化給人的深刻感動與轉譯傳承的覺知歷程。
-----------------------------------------------------
臺灣各地的廟會都有它精彩的地方,人與神、人與地乃至於神與神之間的關係,皆是每場廟會吸引人的原因,各地的廟會自成一格,每回的體驗都會因為地區、主神而有所不同。
中、南部有許多很「盛大」的廟會,舉凡活動天數、參與的廟宇數量、遶境範圍等,都相當驚人。手機上的「路關圖」以及「轎番表」是看熱鬧必備的資訊,不但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看的陣頭,還能大約推估活動時程。
參與安平舊部落(原六角頭社)遶境的這天,因為活動範圍與安平舊城區重疊,朋友都說這天的畫面會相當精彩,值得期待。安平媽祖的神轎、城隍廟的謝范將軍是這次的觀賞重點,不外乎因為那艘可以乘坐神童的「航母級」神轎,還有造型極為獨特的謝范將軍神將。除此之外,如「哈瑪星文龍宮」的歪頭朱府千歲這樣特殊裝扮的神明,也是難得一見的大亮點。
2022年4月10日,壬寅年安平媽祖晉香回鑾遶境的第二日,一大早安平已經熱鬧非凡,太陽高掛,陣頭如大蛇纏繞著安平的水道。隨隊伍過橋,在舊安平海關旁碰到了哈瑪星文龍宮的朱府千歲,高雄哈瑪星地區有許多臺南安平移民,朱府千歲隨信徒南下,成為離鄉人的守護神。
傳言神尊歪頭的原因,其一是能從哈瑪星隨時回望故鄉安平;所以這次文龍宮的朱府千歲出陣,有著濃濃的「返鄉」氣息,更感受得出大家的興奮情緒。隨後,試著在路關圖中猜想「身為『頭』的安平城隍廟大概走到哪了?」—這需要三分經驗、六分緣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運氣。記得那天在安平小砲臺附近碰到了遶境隊伍,安平城隍廟負責打頭陣,第二陣則是安平天后宮的開臺聖王;當年安平媽祖隨著鄭成功船隊抵達臺灣,如今開臺聖王在隊伍前為媽祖開路,一次次讓人感到浪漫的安排,也為這場遶境增加不少人情味。
自2014年開始看廟會後,發現自己總是追著謝范將軍跑,也因此走進了臺灣的許多角落。那天跟著城隍廟的謝范將軍走過安平大大小小屋舍和新建的遊艇旅館,每一段陪著謝范將軍走的路都是一種安定儀式、一種認識陌生城市的方式。至於如此喜歡謝范將軍的原因,大概是新竹人的基因吧!新竹城隍廟旁的小吃、巷弄的玩具店都是陪伴我們成長的回憶,直到回鄉的那年,也是在正式回城隍廟稟報後,才完成了返鄉的儀式感。
那日在安平城隍廟旁待到傍晚,聽說媽祖終於要進安平市區了,這才往劍獅公園的方向走去,看能不能碰上遶境隊伍。在這種大型熱鬧的廟會活動中,主神轎通常會忙得不可開交,就算到了人潮聚集處,也還是得等一陣子才能盼到祂緩步前來。黃昏時分,隨著氣溫從炙熱逐漸轉為暖和,陽光散發著一種莊嚴而神聖的力量,從遠處就能感受到媽祖堅定而溫柔的「氣勢」。擠進人群中,我側身望向媽祖,黃色綢緞與繁花交織,在夕陽的暖色映襯下,彷彿能撫慰人們心中所有的不安。神轎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中緩緩前行,時而停滯。
此時,我趁著空檔跑去安平古堡,欣賞荷蘭時期古蹟與各路神明交織的美麗畫面。當觀光客們在古堡前合影時,千里眼、順風耳神將從旁經過,彷彿這裡存在著一個屬於臺灣的神秘蟲洞,將不同時空的景緻串聯在一起。攤販叫賣聲、紅壇接駕儀式共存在這個畫面裡,謝范將軍的影子在紅磚路上拖得比以往更長,熱鬧、多采的畫面正在安平遍地開花。
原先朋友推薦跟著媽祖一起巡公墓,據說場面相當感人,但這回因為為有回程的班車限制,只能期待來日有機會再訪。天漸暗,走到弘濟宮附近想再看媽祖最後一眼,巷弄間盼著天上聖母到來的居民們一一向前參拜,神轎照亮了狹窄的巷子,比黃昏時分的景象更加光彩奪目。
也許是神蹟?這天的相機一直是有問題的,卻在此時運作正常!馬上開機按下快門,留下當天這唯一的一張媽祖照片,但照了一張照片後又處於死機狀態。
這張照片只留下一個看起來迷迷糊糊的視角,卻保存了當下無數難以言喻的情感。
跟著一整天的安平迎媽祖祭儀活動,我體會到了許多細緻的情感,諸如:人對神的敬意、神對人的慈悲、神對地方的念舊、神與神之間合作情誼等, 這些在現代生活中漸漸被忽視的情感,幸運地在這個場合被重新拾起。回程經過正在等待入廟的陣頭,前後兩尊太子爺有著截然不同的氣氛:一尊神轎上刺了刺球,前方乩身渾身是血,一路操弄著法寶; 另一尊轎班有說有笑,神轎上綁著海綿寶寶的氣球。我想這大概就是民間信仰有趣的地方:信徒與神明共同建立起屬於他們的獨特關係,任誰也無法奪走。
信仰創作歷程:速寫及創作
說起相機失靈的一天,就不得不提起另一個我記錄廟會的習慣:速寫。
「速寫」這個習慣是從大學開始的,最初是為了能隨時紀錄看見的事情。我愛好旅行,因此隨身一定會有一本筆記本;其實畫筆能留下的東西往往比想像中的多,在看一幅過往的速寫時,會想起當下附近的聲音、溫度等視覺感官以外的東西,可以說是「超級旅行時光膠囊」。速寫習慣陪我走過許多國家,某天在土耳其的青年旅館時,同住的大家聊起了家鄉,當下的我意識到自己能說出關於「臺灣」的事情少之又少,除了吃,應該還有些什麼吧?
也許平時拜拜的廟宇,會有答案?
那時是2014年,我對民間信仰的認識宛如白紙。要把這部分的文化補齊需要投如大量時間、觀察與練習,於是開始帶著筆記本,在臺北大龍峒保安宮前,對著德樂軒的楊、李神將進行第一次的速寫練習。隨著眼睛將神將的輪廓細節傳送給持筆的手、手再將線條複製到紙張上,我意識到自己找到了那個能夠驕傲呈現給世界的「臺灣味」—它就藏在廟宇中、廟會的街道上還有充滿爆竹硝煙味的空氣裡。直到今日,我依然帶著本子到處用紙筆記錄廟會現場,在炮筒(長鏡頭)四處的人群裡用眼睛觀察、尋找可以作畫的時間空檔。安平迎媽祖的現場,用短暫的點心時間記錄安平城隍廟謝范將軍背靠背休息的瞬間,信眾自發性地擔任將腳,耐心梳理神將的帽冠及裝飾,為祂們休息後的路程做準備,簡單的動作卻道盡人與信仰間的關係。
2018年開始嘗試用民間信仰元素進行創作,因為看多了,信心上也比較充足。不想因為創新而與傳統有所抵觸,因為「不合宜的文化挪用」在現實的創作環境裡是很容易發生的,而發生的原因往往來自於對文化的認識不足,這也是種極大的不尊重。除創作上的循序漸進、及有幸在創作過程中有許多朋友指導,一次次被稱為「實驗」系列的作品在這幾年陸續誕生。我對作品呈現出的意義並不特別苛求,只要能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流行品牌角色順利融合即可。
「品牌大神」作為打頭陣的系列作品,催生了如麥當勞叔叔和家將文化結合的「麥將軍」、星巴克海妖與媽祖結合的「天后」等作品,算是滿好的第一步。後續持續嘗試將大家熟悉的角色如DC反派或星際大戰角色等與信仰結合,推出「民間信仰的版本」,效果都不錯。透過每次設計角色的歷程,對於信仰文化的細節也認識更深。前兩年完成的「神將機甲」系列,算是創作歷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在這個持續兩年的系列裡,把臺灣常見的神將(大仙尪仔)機械化,設計出符合神將個性且融合在地特色的一系列機甲設計,而這個系列也間接促成了與《安平迎媽祖上香山》書封插畫繪製的合作。
以民間信仰為題進行創作已有6年,對於作品中每一絲細節的用心,其實都能得到信徒很好的回饋。幾次辦展覽下來,發現一件作品因為內容繁複,可能需要花上許多時間說明及講解;然而,對於一位媽祖信徒來說,往往不需要太多解釋就能在畫面中找到能讓他們會心一笑的細節。對我而言,作品能得到這群信仰最緊密的人們的認同,就是最幸福的事了。
繪本封面發想-安平媽祖航母
「這根本是航空母艦的等級吧!」許多第一次看到安平媽神轎的人都發出了類似的讚嘆聲。
神轎需要靠組裝才能容納軟身神像的巨大結構,神轎前前後後還能綁上四張藤椅,坐上四位分別打扮成千里眼、順風耳以及兩位宮娥的神童。因著上述規模,確立了我以「航空母艦」做為《安平迎媽祖上香⼭》繪本封面主要的設計概念。
最初,前端是完全像航母那樣一整片的甲板,待結構確立後,為了強調「龍頭鳳尾」的神轎形式因而將甲板一分為二,並在中間置入機械化的龍頭。千順將軍原本是持有更具殺傷力的武器,後經協調改成「探測」性質的探照燈和雷達,以彰顯「聞聲救苦」的神格。經由一來一往的溝通及討論,更加靠近彼此想像的安平媽形象,而成了後來封面上滿載安平蝦餅回娘家的安平媽祖航空母艦。
畫面中的小飛機是為了彰顯航母的巨大,因此,就輪到擔任先鋒的安平城隍廟謝范將軍、安平天后宮的開臺聖王出場了,甲板上一紅一黑正要起飛的即為城隍廟的謝范將軍飛艇,一旁拉著布條的小船則是開臺聖王標誌性的戰船,上述靈感皆來自4月10日當日的所見所聞。
最後,神轎航母還有個特殊的「拆解版本」,可以讓大家一窺媽祖在駕駛艙的樣子,拆解方式與實際神轎相同。透過創作逐步理解在地文化,也能經由適當轉化把傳統想法傳遞給所有觀眾,我個人相當喜歡這樣的創作過程。
陳怡揚
新竹縣竹東人。愛好手繪、音樂與旅行。由外地回鄉後,逐漸找到屬於自身的信仰,回到臺灣民俗的懷抱。常於廟會場合速寫、並將傳統民俗結合現代生活,開創不同的插圖組合實驗,希望越來越多人以自身的信仰、土地為榮。作品喜歡於細節中藏入生活故事,並且持續於廟會場合出沒,以速寫紀錄民俗信仰。平時活動與作品皆有在FB:「B/S故事集」、Instagram:「陳怡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