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廟博物館Logo

七娘境開隆宮

神明聖誕介紹

柒月七「七娘媽生」

柒月七「七娘媽生」

七娘媽又稱天女七星娘娘,有的說法特指織女神,誕辰為農曆7月7日,是民間奉為保護孩子平安和健康的神祇。
臺灣民間信仰中,嬰兒降生到16歲間均受七娘媽的庇護。16歲成年時,在七娘媽生這天取下古錢紅線,敬備壽金、香燭、七娘媽亭…等大禮,舉行「做十六歲」的成年禮,酬謝過去照顧神恩及父母養育之恩,表示已經成年將此為社會國家貢獻,發揚古有傳統民族文化。

做十六歲

相傳始於清朝,原府城五條港沿岸商賈雲集,碼頭裝卸搬運的勞力工作不乏有未滿16歲的童工幫忙,故家裡孩子屆滿16歲時,便請來工頭及親友歡慶一同見證孩子長大成人,今後不再領半薪,可領取大人的全份工資。所以男孩16歲被認可為長大成為男丁,於此日舉行隆重的典禮。
農曆七月七日七娘媽聖誕,最初從碼頭童工成年時可領全薪,到乞巧的習俗及孩童「拜契」及「捾絭」,發展出16歲的青年男女舉行「出姊母宮」、「出婆姐宮」的臺南特有成年禮科儀,過去普遍在街坊家戶內辦理,到現在演變為前往相關廟宇辦理,仍然延續著臺南特有的民俗活動,也是被指定的文化資產項目。

廟宇介紹

七娘境開隆宮

主祀七星娘娘,俗稱七星夫人廟,創建於雍正10年(1732),位在府城十字大街枋橋頭東邊高地,座東北朝西南,於今中山路79巷內,廟前廣場搭有戲臺,旁有窄巷通往吳園與民權路,巷名稱紅布袋巷,應是形容廟地與巷道的地形有如布袋,亦以府城人來此求七娘媽香火袋,保佑孩童有關。廟體建築歷代均有重修,現貌於民國74年(1985)重建。

工藝與藏品

平面圖

宮娥

工種 彩繪

潘岳雄是臺南彩繪名師潘系的代表性藝師,自幼受其父潘麗水教導至廟場工作,本件門神彩繪是民國74年(1985)的作品。畫風筆觸熟練、畫工精緻,在主題人物宮娥可看出古典女性具備的「面若鵝卵,柳眉鳳眼,鼻如懸膽,櫻桃小口」,宮娥面帶微笑又似欲言又止,透露溫婉嫻靜的神情姿態,在人物雲鬢、衣飾等這些細部畫作可見潘家細膩纖巧的畫風。

宮娥
(圖片提供:開隆宮)
演武廳
(圖片提供:開隆宮)

演武廳

工種 剪黏

葉進祿是臺灣著名剪黏藝師,13歲跟隨父親葉鬃習藝,手藝非凡,一生獲獎無數,作品也遍佈全臺。 本件作品構圖以亭閣的方式表現,故事出自取自民間故事《五虎平西》,敘述宋仁宗想封狄青官位,狄青提出與武將比武之勝負來決定是否擔任官職。其中太師龐洪為試圖陷害狄青,命令武將在比武之中不顧一切取狄青性命。人物動態優美,語彙豐富,作品使用玻璃剪黏,因此色彩鮮艷亮麗。

歷山隱耕

工種 泥塑

「歷山隱耕」此一主題出自二十四孝,強調舜之孝感動天,同時也是常見於傳統建築裝飾中的「四聘」主題之一,指歷史上四個放下身段聘請賢才的故事。 由畫師先提供構圖,再請泥塑藝師依圖樣塑造人物、景物之後,再由畫師來彩繪,由於這種作法較有立體感,又有光線陰影的效果,流行於1980年前後,所以許多廟宇都看得到這種跨界合作的作品。

歷山隱耕
(圖片提供:開隆宮)

點選前往 七娘境開隆宮 官方網站

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