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館看了近三個小時的影片後,已是熱汗滿身,肚子也餓了,就狼狽地走出電影院。法國影片在藝術上與德國影片相比,是較具思想性;而和美國影片的資本性相比,法片較具政治性,這一點是令我滿意的。兩人走到西市場的運河邊的夜市,加入了精采的夜市打大饗宴。吃了當歸鴨、 軟魷魚、雞絲麵,最後要吃鱔魚米粉的時候,已經賣完了。最後當然是水果,兩人吃了十個黃色 芒果,十分滿足。既看了好電影,又吃了大饗宴,想叫一部計程車回佳里時,偶然碰到黃奇珍兄, 又到「松竹」拔了三瓶啤酒,再一同到開山町黃宅過夜。」--吳新榮日記1940. 6. 3
馬薩式屋頂最早起源17世紀法國建築師弗朗索瓦‧馬薩(François Mansart)的設計。日治時期,馬薩頂被大量運用於臺灣大型公共建築上,成為建築外觀視覺上的焦點,如:現今的臺南司法博物館、國立臺灣文學館、西市場中央棟。挑高的馬薩式屋頂,加上老虎窗、牛眼窗的設計,強化了建築內部空間的採光與通風,大幅提升使用的舒適性。
西市場的誕生與轉變 - 時空的百年流轉
◎1905年第一代西市場誕生
西市場的前身為「臺南市場」(或稱臺南大市場),建置於1905年,第一代西市場建物以木結構為主。規劃上,結合消費與遊憩功能,市場主建物外,周邊設有庭園,吸引民眾前來遊憩。
◎1912年第二代西市場風災後華麗重生
1911年,臺灣迎來1895年以降威力最強大的超級颱風,西市場建物也在風雨中盡數傾毀。因應臺灣氣候,隔年西市場的重建,特別採用鋼筋混凝土作為主要構造材料,不僅創市場建築之先例,也是當時臺灣建築史上最早一批運用鋼筋混凝土材料作為主要構造的建築之一。此次重建,以中央棟開有老虎窗之馬薩式屋頂建築為視覺中心,連結兩側南賣店與西賣店,形成L型建築,宣告第二代西市場的華麗重生。此L型建築物,也就是今日我們稱為西市場本館的範圍。
隨著臺南都市擴張、人口成長,市場需求逐漸擴大,1930年代第二代西市場除了本館外,周邊陸續衍生外廓賣店、魚賣店、淺草商場等等建築(參考1933年臺南西市場配置圖),魚肉蔬果、飲食娛樂、生活百貨一應俱足,商機蓬勃。
◎戰後,宛如迷宮的西市場
二戰結束後,儘管遭遇戰後經濟蕭條,但販賣各種民生用品的西市場攤商,顧客依舊不減。尤其在1960至1970年代,臺灣經濟急速起飛的時代,西市場及鄰近商圈,門庭若市、交易熱絡。1960年代,歌廳演出風行,西市場本館中央棟二樓曾經營藍天歌廳,紅極一時的楊麗花也曾到此演唱。
商圈的熱絡,也帶來市場整體環境空間的危機,臨時建物的不斷增建,逐漸遮蔽了西市場建物面貌,也模糊了原本各建物的空間區隔,讓西市場猶如迷宮一般。
◎2003至2021年,西市場重見天日的古蹟修復之路
2003年臺南市政府將西市場內本館、外廓賣店及香蕉倉庫(原魚賣店)指定為市定古蹟, 西市場出重見天日的曙光。然而,層層疊疊的增建、攤商生計與影響等錯綜複雜的棘手課題,漫長的協商、折衝與攤商安置的過程,使西市場的修復之路足足走了十幾個年頭,直到2017年才正式進入古蹟本體的修復,歷時近3年半,終將在今年(2021)完成修復。
不可錯過的好設計 PART1 ─ 日治時期西市場建築設計巧思
◎舒適逛市場的空間設計—採光、通風與排水
日治時期,建置大型公有市場建築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於衛生環境改善。因此,如何透過建物空間設計,打造能兼顧市場空間衛生與攤商顧客使用需求的市場空間,是第二代西市場建置的重要課題。
為了提升販售空間的衛生管理與舒適程度,「西市場」除了採用肉類、蔬果、雜貨等販售業種分區管理的規劃外,對於室內採光、通風、排水也十分重視。本館兩側外牆大面積開窗與中走道上方採光天窗的設置,大幅增加「室內光源」與「通風對流」的效果,在冷藏設備尚未完善的時期,這些設計巧思,對延長生鮮食品的保存期限有極大作用。此外,地板截水溝的設置也讓室內不至潮濕泥濘而窒礙難行。
值得再進一步了解西市場中走道上方的採光天窗的設計,原理與一般採光天窗並無太大差異,不同的是在玻璃配置上的巧思,採光天窗採用的玻璃大小約為窗開口的三分之二,在天窗內外兩側上下錯位各設置一層玻璃,二層玻璃間留有約5~8公分間距,讓採光天窗同時兼具「採光」、「對流」與「防撥水」的功效,堪稱當時百葉窗的2.0版。
不可錯過的好設計PART 2 –修復舊材料藏身新花樣,向歷史致敬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於2017年啟動西市場內本館、外廓賣店、香蕉倉庫的古蹟修復工程。修復過程中,團隊儘可能將堪用的舊材料予以保留、利用,而面對殘碎、不完整的部分,修復團隊也以更積極、疼惜的態度,透過各種設計巧思,為這些已見證西市場百年歷史的殘破舊材,在西市場中找到新棲身之所,期待它們陪著西市場走向下一個百年。
◎磨石子地磚重組大拼貼
發現了嗎?這片磨石子地磚裡藏了許多三角形!西市場本館地板在戰後因使用需求舖設了磨石子地磚,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地磚有許多脫落、破裂的殘缺狀況。此次修復,不僅保留了完整可用的方形地磚,對於殘破受損的地磚,也將未受損的部份裁切成一個個三角形,與原本的正方形進行混舖,設置於次入口處,形成由次入口進入本館的入口意象。
◎集合!屋瓦、水泥管變身室外造景
咦?是浪嗎?黑亮亮的石子上,黑燻瓦與鬼瓦綿延成線,搭配豎立的水泥管點綴,型塑趣味的小造景。這是此次修復工程中,修復團隊特別在香蕉倉庫旁建置的室外造景。這些水泥管原設置於香蕉倉庫內,用於排放污水,為數不少,判斷應為戰後因應使用需求所設置。修復過程中,團隊將拆除的污水管清理、裁切後,與取自建材銀行的黑燻瓦、鬼瓦等材料,共同做為屋外造景的素材,讓藏身香蕉倉庫多年的污水管,以另一種形式繼續與倉庫共存。
西市場LOGO大偵查
根據《臺南市場沿革誌》記載,臺南市場的logo取自十二地支的「午」,進一步變形而來。1905年,第一代西市場開幕時,此LOGO即以布旗的形式升立於市場綠園。本次古蹟修復工程,團隊在設計上也運用此LOGO於西市場建物內。未來,西市場重新開幕後,來踅市場的同時,記得留意藏身在建物內外的西市場LOGO喔!